2025年MWC上海展上,一幅“万物智联”的未来图景徐徐展开:到2030年,国内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将突破36亿,其中4G/5G物联网终端占比达95%,AIoT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。
技术架构升级:从“端-边-管-云”到“通感智值一体化”
传统AIoT模式正被颠覆,新架构强调四大要素融合:
通信:5G RedCap、NB-IoT等技术实现低功耗广覆盖;
感知:激光雷达、毫米波传感器等多维度数据采集;
智能:边缘AI芯片赋予终端本地决策能力;
价值:通过数据交易、碳积分等模式实现商业闭环。
典型场景落地:
智慧农业:大足五金产业通过物联网标识解析系统,实现供应链全流程追溯,耗材成本降低33%;
能源管理:中国铁塔绿色节能平台在长三角覆盖超50万平方公里林区,准确率达98%;
低空经济:深圳启用5G-A无人机物流网络,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,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40%。
在这场升级中,国内企业已占据先机:华为、中兴通讯主导60%的5G标准必要专利,涂鸦智能、卡奥斯等平台企业连接设备超50亿台。正如GSMA会长白德伟所言:“国内正在用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万物智联的边界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5G日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5G日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